好好研究穿什麼,讓你的健身卡活久一些

健身風潮愈刮愈猛,Facebook Instagram裡拍照打卡的人越來越多,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人又有幾個?大部分人狠下心辦的健身卡,沒去幾次就被忘在錢包裡吃灰;

▲ 圖片來源:GQ

除去自身的懶惰,沒有選好裝備,也是“健身卡殺手”之一,不合適的鞋服會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,該穿什麼鞋?穿什麼衣服?是接觸健身的人都會遇到的難題,所以筆者列舉分析下健身到底該怎麼穿,如何將潮流與機能兼顧,也好為各位帥哥有個參考。

 

想練什麼 決定該穿什麼

▲ 圖片來源:bonvoyagejogja

先來研究研究腳下的鞋,很多人認為,只要是運動鞋就可以,其實不然,要考慮兩點重要因素:緩震和支撐;兩因素也對應著健身兩大項:有氧和無氧;有氧動作多為跑步,波比跳等CrossFit 動作,需要合適的緩震減少對膝蓋等部位的損害,無氧動作則是硬拉,深蹲等力量舉,需要足夠的支撐保證肢體的穩定;

▲ 圖片來源:BevkoVitamins

提起緩震,第一想法肯定是Nike 的招牌Air 技術,氣墊能夠大幅減緩衝擊,但由於受壓形變會導致側向扭轉,日常壓馬路足矣,健身卻不夠穩定,回彈較猛,容易造成腳踝扭傷;

 

▲ Nike Air 系列發展傾向於日常而不是專業運動

(圖片來源:bloomberg)

 

對於有氧大幅動作來說,物理減震更為合適,也就是常說的材料減震,運用特殊材料減輕衝擊,比如常見的adidas Boost,Asics GEL,Mizuno Wave,Underarmour Hovr,New Balance Freshfoam,以及Nike React;這些技術大同小異,但是相比起Air 來說減震效果不相上下,又提供較好的穩定性,是有氧的最好選擇。

▲ 上排左起:Boost,Hovr,Wave  下排左起:Freshfoam,GEL,React

(圖片來源:hypebeast)

 

而無氧衝擊大重量時,需要更多的是支撐,尤其在深蹲與硬拉這種複合型動作中,不同於有氧時的衝擊力,腳部受到的是長時間作用力,腳部的穩定決定了軀幹動作的標準;

 

在專業訓練中會有舉重鞋的出現,日常普通人的訓練只需要Training 級別鞋款就可以,鞋底多采用硬度較高的橡膠,配合TPU 或碳板抵抗扭轉,比如Nike Metcon 系列, adidas Powerlift 系列等等;

▲ 左起:Nike Metcon,adidas Powerlift

(圖片來源:nike & adidas)

 

還有一雙支撐領域的王者鞋款,幾乎人人鞋櫃裡都有,那便是Converse All Star,耐穿的硫化橡膠鞋底從70 年代起就是舉鐵的首款選擇,直到現在諸如大力王Mike Ohear,小力王Bradley Martyn,熊貓Simeon Panda 等健身網紅依舊選擇穿它訓練。

▲經久不衰的 Converse All Star

(圖片來源:thewirecutter)

▲ 左起:Mike Ohear,Jo Lindner,Sadik Hadzovic

(圖片來源:@mikeohear @joesthetics @sadikhadzovic)

 

再之就是衣服,健身穿著的衣服也有兩大要素:透氣和合身;透氣的重要性從各個品牌研發投入就可以看得出來,基本每個品牌都致力研發專有面料,以滿足運動時加速汗水的蒸騰速度,保證運動者的體感舒適,常見面料有Nike DRI-FIT,adidas Climalite,Reebok Activchill 和Underarmour Coldblack等;

▲ 上排左起:DRI-FIT,Climalite 下排左起:Activchill,Coldblack

(圖片來源:thewirecutter)

 

短時間的無氧運動間歇性強,可以選擇專業的緊身衣,也可以穿著普通的純棉衣物,但作為合格的潮流者,絕不能簡簡單單的隨便穿,對於不同體型需要選擇不同衣服,將自己的優勢展現出來,增加自己的自信;

 

比如體脂較低的人適合穿緊身衣,體脂高的則適合較寬鬆的 T 恤避免胸前尷尬,肩寬適合無袖,背厚適合背心等等;

▲ 圖片來源:GQ

 

所以對於該怎麼穿,還得先看是注重有氧還是無氧。

潮流從不缺席健身房

相比起實用性,穿的帥氣是大部分人更加關注的點,以往對健身房的印像多是穿著土氣的運動裝,非黑即灰的緊身衣,但事實上健身領域早就成為了各個品牌的潮流戰場;

▲ Victoria Beckham x Reebok

(圖片來源:reebok)

 

緊身衣只能是純色?健身大牌 Underarmour 給你更多選擇,早期超級英雄系列將緊身衣脫胎換骨,當時還未進軍台灣的 Underarmour 是需要海外代購才可以買到單品,緊隨其後的 WWE 合作系列更是一度脫銷;

▲ Underarmour 第一季 Super hero 系列

▲ Underarmour x WWE

▲ Underarmour 樂隊系列,與 Wu-tang,KISS 等老炮合作

(圖片來源:Underarmour)

 

越來越多的品牌意識到單純的實用性無法滿足消費者,於是眾多合作應運而生,Victoria Beckham x Reebok,adidas x Undefeated,adidas x Undefeated x Bape,NikeLab x MMW 等等,甚至不少潮流品牌諸如KITH 都開始進軍運動服飾;

▲ Victoria Beckham x Reebok

(圖片來源:reebok)

▲ adidas x Undefeated

(圖片來源:adidas)

▲ Nikelab x MMW

(圖片來源:nikelab)

 

就連銷量低迷的訓練鞋,也逐漸被重視起來,Nike 新推出的 Metcon 4 XD x Whiteboard,便是在原本單調的訓練鞋基礎上,添加白板元素,可以將激勵自己的 slogan 寫在上面。

▲ Nike Metcon 4 XD x Whiteboard

(圖片來源:nike)

 

還有很多合作系列沒辦法一一列舉,但可以看出的是,在健身房,一樣可以潮的大殺四方,穿的醜再也不能成為你拒絕健身的藉口。

▲ 圖片來源:GQ

 

本文僅代表筆者的建議,運動裝備產業巨大,疏漏掉很多佳品,需要各位去自己探索,發現最適合自己的單品。

 

但對於健身,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堅持下去,身體是每個人的聖殿,不要再用“練那麼大肌肉太難看” 和“死肌肉沒有用” 來當藉口,說這些話的人根本不可能練成他們怕的樣子,只是單純的懶而已。